古代医家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体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血之力最盛。 |
2、调节血压鹿茸是高血压患者最佳的食材,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相关的试验证明大量的鹿茸精可以使心率减慢、心缩幅度变小,同时使外周血管扩张和降低血压;
3、强壮身体鹿茸里所含有的鹿茸精能够提高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并且对降低肌肉疲劳也有一定的帮助,能够显著提高脑、肝、肾等组织的耗氧量;
4、补益气血,鹿茸具有益精的作用精旺则能够化气生血;
日常所见的参茸固本丸、茸桂百补丸、补天大造丸等滋补的药品中,均含有鹿茸的成分;
5、鹿茸还能够有效的治疗头痛、牙龈出血等症状;
6、强心复脉鹿茸具有强心复脉的功效,中等剂量的鹿茸剂能够增强动脉的血流量,增强心脏的收缩率,加速心率、增大心脏的收缩幅度,从而提高心脏缩搏出量以及每分钟的输出量。
6、抗衰老鹿茸中有些有效成分能抑制MAO-B的活性,故有抗衰老作用;
鹿茸具有抗氧化作用,增强胃肠蠕动和促进分泌功能。

【不适宜人群】1.五心烦热症状的人,小便黄赤、咽喉干燥或者干痛,不时感到烦渴、具有内热症状的人以及经常流鼻血的2.女子行经量多,血色鲜红、舌红,脉崩、脉细,表现为血热的人3.正逢伤风感冒,出现头疼鼻塞、发热、胃寒、咳嗽、多痰等人,都不适宜过多服用鹿茸进行滋补。
【药理知识】【拼音】LùRónɡ
【英文】CORNUCERVIPANTOTRICHUM
【来源】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前者习称“
花鹿茸”
,后者习称“
马鹿茸”
。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烘干。
【产地分布】梅花鹿常群栖于山地、草原及林缘,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现多为人工饲养。
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者禁止滥捕。
马鹿群栖于混交林、高山森林草原。
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野生者禁止滥捕。
【性状】花鹿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
二杠”
,主枝习称“
大挺”
,长17~20cm,锯口直径4~5cm,离锯口约1cm处分出侧枝,习称“
门庄”
,长9~15cm,直径较大挺略细。
外皮红棕色或棕色,多光润,表面密生红黄色或棕黄色细茸毛,上端较密,下端较疏;
分岔间具1条灰黑色筋脉,皮茸紧贴。
锯口黄白色,外围无骨质,中部密布细孔。
体轻。
气微腥,味微咸。
具二个分枝者,习称“
三岔”
,大挺长23~33cm,直径较二杠细,略呈弓形,微扁,枝端略尖,下部多有纵棱筋及突起疙瘩;
皮红黄色,茸毛较稀而粗。

二茬茸与头茬茸相似,但挺长而不圆或下粗上细,下部有纵棱筋。
皮灰黄色,茸毛较粗糙,锯口外围多已骨化。
体较重。
无腥气。
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者习称“
单门”
,二个者习称“
连花”
,三个者习称“
三岔”
,四个者习称“
四岔”
或更多。
按产地分为“
东马鹿茸”
和“
西马鹿茸”
。
东马鹿茸:“
单门”
大挺长25~27cm,直径约3cm。
外皮灰黑色,茸毛灰褐色或灰黄色,锯口面外皮较厚,灰黑色,中部密布细孔,质嫩;
“
莲花”
大挺长可达33cm,下部有棱筋,锯口面蜂窝状小孔稍大;
“
三岔”
皮色深,质较老;
“
四岔”
茸毛粗而稀,大挺下部具棱筋及疙瘩,分枝顶端多无毛,习称“
捻头”
。
西马鹿茸:大挺多不圆,顶端圆扁不一,长30~100cm。
表面有棱,多抽缩干瘪,分枝较长且弯曲,茸毛粗长,灰色或黑灰色。
锯口色较深,常见骨质。
气腥臭,味咸。
【鉴别】(1)取本品粉末0.1g,加水4ml,加热15分钟,放冷,滤过。
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3滴,摇匀,加热煮沸数分钟,显蓝紫色;
另取滤液1ml,加10%氢氧化钠溶液2滴,摇匀,滴加0.5%硫酸铜溶液,显蓝紫色。
(2)取本品粉末0.4g,加70%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鹿茸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甘氨酸对照品,加70%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各8μ
l、对照品溶液1μ
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茚三酮丙酮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梅花鹿茸三杈茸干茸【炮制】鹿茸片:取鹿茸,燎去茸毛,刮净,以布带缠绕茸体,自锯口面小孔灌入热白酒,并不断添酒,至润透或灌酒稍蒸,横切薄片,压平,干燥。
【药理研究】鹿茸提取物具有强壮作用、保肝、抗衰老、抗氧化、增加免疫功能、抗炎、增强性腺功能等作用。
【化学成分】酸水解液含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7种氨基酸。
另含腐胺、精脒、精胺、牛磺酸、次黄嘌呤、尿嘧啶、脲、肌酸酐、尿苷、烟酸等含氮化合物以及胆固醇、胆甾-5-烯-3-醇-7-酮、胆甾-5-烯-3,7-二醇、胆甾-5-烯,7-二醇、雌二醇、睾丸酮等甾体化合物。
【归经】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使用禁忌】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中火盛,肺有痰热及外感热病未愈着均禁服。
【注意事项】
服用本品宜从小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宜骤用大量,以免阳升风动,头晕目赤,或助火动血,而致鼻衄。
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盛或肺有痰热,以及外感热病者,均应忌服。
鹿茸的有效成分会与水果和蔬菜中的鞣酸发生反应而被破坏,因而属配合禁忌;
凡患新感染而发热的疾病和突然发生剧烈痛证的人,都属暂忌。
还应该注意的是,凡体格壮实而无需服食的人或食茸过量的人,都容易引起头涨、胸闷或鼻衄等反应,须立即停药观察,而不可强行续用。
【副作用】
1.一般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出冷汗,严重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还可引过敏、面色苍白、心慌、气短、胸闷、大汗淋漓、休克而死。
2.进补鹿茸的同时,服用乳酸菌,可降低胃肠道反应。
服用乳酸菌和鹿茸同罐发酵浸提液,效果更好,副反应显著降低。
服用鹿茸的同时,注意进补铁皮石斛、玉竹、麦冬、南沙参等补阴虚的中药材,效果相得益章。
【治疗与解救】出现不良反应后主要进行对症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止血药,如西咪替丁,也可口服云南白药。
2.过敏时应用抗过敏药,出现休克时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