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霜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可药用。 功效和作用包括止血、清毒散火和消积;可以强身健体、抗疲劳,多用于治疗吐血,血崩,鼻血血流不止,衄血,便血。 |
百草霜对中、小量咯血效果较好,对大量咯血则较差。
百草霜的禁忌是阴虚内热者慎服。
是药三分毒,需在医嘱下服用,不可长期大量服用。
同时要多喝水勤洗手,每天开窗通风,保持个人以及室内卫生。

【医理知识】
【别名】月下灰、灶突墨、釜下墨、灶突中尘、釜脐墨、釜月中墨、铛墨、灶额上墨、釜底墨、锅底黑、铛底煤、灶额墨、釜煤、釜炲、锅底灰、灶烟煤、灶煤、锅烟子【汉语拼音】BǎiCǎoShuānɡ【成份】碳,K【加工采集】将灶突或烟囱内的黑灰,轻轻刮下,用细筛筛去杂质。
【药材鉴别】为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状,手捻即为细粉。
质轻,入水则飘浮分散。
无油腻感。
无臭,味淡微辛。
以乌黑色、质轻细、无杂质者为佳。
【功能主治】止血;消积;清毒散火。
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带下;食积;痢疾;黄疸;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臁疮;白秃头疮;外伤出血①《本草图经》:"主消化积滞,今人下食药中多用之。
"

②《纲目》:"止上下诸血,妇人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病,伤寒阳毒发狂,黄疸,疟痢,噎膈,咽喉口舌一切诸疮。
"③《玉楸药解》:"敛营止血,清热消瘀。
专止失血,吐衄便血,产漏诸血。
"④《医林纂要》:"泻心降火,去妄热,止妄血,下气消积行痰。
"⑤《现代实用中药》:"涂白癣及头部湿疹。
"【性味】味辛,苦。
性温.。
归肝;肺;胃经。
①《纲目》:"辛,温,无毒。
"②《玉揪药解》:"味辛,气平。
"③《医林纂要》:"辛苦,温。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0.3~1.5钱。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本草汇言》:"阴虚火燥,咳嗽肺损者,勿用。
"【归经】归经_肺经【临床应用】治疗咯血取百草霜冲服,每次0.5~1钱,每日3~4次。
共治14例,其中多数为肺结核,结果11例在用药后1~3天咯血停止或显著减少。
本品对中、小量咯血效果较优,对大量咯血则较差。
未见副作用。
【药用部位】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灶突或烟囱内的烟灰。
【来自何书】《本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