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麦,中药名。 |
医生这么说浮小麦具有益气、除热、止汗的功效,可以清热除烦、治疗自汗、骨蒸出现的劳热等。
浮小麦是我们的一个中药,它能够益气,能够除热,还能够止汗,浮小麦它的性味是甘凉的,能够归心经,所以它的功效,益气、除热、止汗的作用跟入心经是相关的,比如说临床上我们可以用它来治疗自汗,也就是说一动就会出汗,还有像夜晚盗汗,就是睡觉的时候会出汗,醒了以后汗就止住了,这些气阴亏虚造成了这样的情况。
另外这个药物它能够益气,能够清热除烦,所以对心烦、气虚引起来的心慌心悸、心烦、烦热,都有一定的治疗的作用。
再有就是它也可以治疗骨蒸出现的劳热,也就是说像午后容易出现发低烧,疾病后期导致的阴虚,造成的骨蒸劳热,也有很好的作用。

浮小麦的功效张仲景《金匮要略》当中就有浮小麦的相关功效记载,其有益气、除热、止汗之功效,用于自汗、骨蒸劳热、盗汗等功效。
浮小麦常用于下面几种情况当中。
1.浮小麦善养心气,润燥除烦,常治疗神经官能症之头昡健忘,心悸怔忡,心神烦乱,夜眠不实,多梦,常用浮小麦大枣汤加柏子仁、炒枣仁、远志、桂圆肉等。
2.小儿夜啼,自汗、盗汗惊悸,也常以浮小麦大枣汤加茯神、石菖蒲、龙骨等。
3.缓急镇咳,“甘能缓急”,浮小麦有缓解急迫的作用。
《金匮要略》中记载:“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方中之浮小麦起缓急镇咳作用,临床也常用浮小麦治冲咳,痉咳,有一定疗效。
4.浮小麦善于养心,而“汗为心液”,浮小麦擅长敛虚汗,治烦热,极有功效。
5.浮小麦麩皮对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用于治疗糖尿病。
6.浮小麦苗也可药用,可治疗黄疸。
《本草拾遗》中有提及浮小麦苗“主酒疸目黄”。
7.浮小麦炒后研末,冲服可治血淋、尿血,有一定功效。

浮小麦的注意事项要想让浮小麦的功效达到最大化,同时减小副作用的出现,你就不得不去注意一些浮小麦的注意事项。
毕竟浮小麦也是一种中草药,如果食用不恰当也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注意事项一、糖尿病患者慎用由于浮小麦里面还是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这些在体内消化过程中会迅速形成葡糖糖,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还是要注意,尽量少吃。
注意事项二、表邪汗出、实热里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因为浮小麦会加重这些病情,浮小麦的药物特性就是如此,你如果掌握不好它的药性,很容易导致原本不严重的病情,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
注意事项三、浮小麦的选购浮小麦鉴别时,以粒匀轻浮,表面有光泽者为好,充实饱满的小麦粒,反而不适合人药。
由于浮小麦商品较紧缺,有的地区以陈小麦或虫蛀的小麦作浮小麦人药,需注意鉴别。
如果你平时出现了身体上的不适,或者有上面提及的症状,最好先不要自行服用浮小麦,因为浮小麦要想达到治疗效果,必须要配伍其他药物,单单使用浮小麦效果是很微弱而且也不安全。
因此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用。
参考资料:[5]王金亮.浮小麦临床应用[N].中国中医药报,2012-10-10(004).

【药理知识】【中药名】浮小麦fuxiaomai【别名】浮麦。
【英文名】FructusTriticiLevis【药用部位】为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干瘪轻浮的干燥颖果。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
秆直立,通常6~9节。
叶鞘光滑,常较节间为短;叶舌膜质,短小;叶片扁平,长披针形,长15~40厘米,宽8~1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方圆形。
穗状花序直立;长3~10厘米;小穗两侧扁平,长约12毫米,在穗轴上平行排列或近于平行,每小穗具3~9花,仅下部的花结实;颖短,第1颖较第2颖为宽,两者背面均具有锐利的脊,有时延伸成芒;外稃膜质,微裂成3齿状,中央的齿常延伸成芒,内稃与外稃等长或略短,脊上具鳞毛状的窄翼;雄蕊3;子房卵形。
颖果长圆形或近卵形,长约6毫米,浅褐色。
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大量栽培。
【采收加工】夏至前后,成熟果实采收后,取瘪瘦轻浮与未脱净皮的麦粒,筛去灰屑,用水漂洗,晒干。
【药材性状】干瘪颖果呈长圆形,两端略尖,长约7毫米,直径约2.6毫米。
表面黄白色,皱缩。
有时尚带有未脱净的外稃与内稃。
腹面有一深陷的纵沟,顶端钝形,带有浅黄棕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脐。
质硬而脆,易断,断面白色,粉性差。
无臭,味淡。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
归心经。

【功效与作用】除虚热、止汗。
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虚热药,或属收涩药下属分类的固表止汗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15~30克,或研末;止汗,宜微炒用。
主治阴虚发热、盗汗、自汗。
【化学成分】主要含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
【使用禁忌】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配伍药方】仅供参考①治盗汗及虚汗不止:浮小麦不以多少。
文武火炒令焦,为细末,每服6克,米饮汤调下,频服为佳。
(《卫生宝鉴》独圣散)②治盗汗:用浮小麦一抄。
煎汤。
调防风末6克服。
(《卫生易简方》)③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麦加童便炒为末,砂糖煎水调服。
(《奇方类编》)④治脏躁症:浮小麦30克,甘草15克,大枣10枚。
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下一篇:中药紫灵芝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