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原因,今年春节假期外出游玩机会渺茫,估计过节的仪式感,主要体现在“吃”上。
除了正餐得有鸡鸭鱼肉、火锅烧烤、饺子年糕;不少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的小伙伴,估计还离不开坚果、炒货、甜品、膨化食品,水果、饮料……各种零食的陪伴。
如果一不小心吃得太多了,肚子胀得不舒服,家里囤的果醋、山楂、鸡内金、酸奶、普洱茶……能发挥消食的作用吗?
先说结论:别妄图靠食物来消食。
食物消化主要靠「消化酶」
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主要靠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比如:
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
胃液中有胃蛋白酶;
胰液中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脂肪酶;
肠液中有肠氨肽酶,肠激酶。
食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的同时,胃肠壁上的平滑肌也会有节律地蠕动,把食物和消化产物的团块,一步一步地向下输送,直到排空为止。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撑”,感觉食物不消化,问题就出在胃内排空的速度上。
通常,淀粉类的排空速度最快,蛋白质类次之,脂肪类成分的排空速度最慢。如果我们吃下肚的食物过多、咀嚼得不够细致,或者食物过于油腻(脂肪较多),以胃为中心的消化系统,工作进度就会严重滞后。
你想想,消化系统的进度本来就滞后了,此时往里投喂的无论是果醋、山楂、鸡内金、酸奶、普洱,负荷岂不是都会增加?
世界上不存在「促消化」的食物
有些朋友会认为:果醋、山楂、鸡内金、酸奶、普洱茶等食物,难道不能挥发一些“奇妙的化学作用”来助消化吗?
再重申一次结论:只要食物不含有消化酶,是无法“促消化”的。至于那些传闻中的“化学作用”,我们一样一样来辟谣。
01
鸡内金
“鸡内金不是鸡的消化器官吗,对消化没帮助?”
对,鸡内金的确是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准确来说是鸡肫(也叫“鸡胗”)的内壁,被剥下来晒干后制成。

鸡肫是肌胃,胃壁是由很厚实的肌肉构成的(你们都吃过吧?)。由于鸡没有牙齿,所以吃下去的东西,需要靠肌胃大力收缩,再辅以鸡肫内的石子,帮忙把食物研磨碎,好进入腺胃消化。
鸡肫发挥的作用类似于“咀嚼”,基本不分泌消化酶。况且鸡的消化酶,恐怕也不适合人用。
总之,传统医学认为鸡内金帮助消化,还是一种“以形补形”的简单思维。
02
果醋
“胃液是酸性的,消化不良的时候就是胃液不足,喝点醋不就能助消化?”
不能。果醋虽然是酸性的,但其酸度(pH值)和胃液比起来,可谓小巫见大巫,毕竟胃液的pH值甚至比稀盐酸还要低。此外,山楂、酸笋等酸味食物也同理。
而且,喝醋既不能帮助胃酸消化食物,反而有可能会刺激食道粘膜。
03
酸奶
“我知道酸奶的酸不能促消化,可它0脂肪、0乳糖,对消化没帮助?”
我们只能说酸奶比较好消化,而不是促消化。

酸奶作为一种经过乳酸菌发酵的乳制品,在一定程度上,其中的蛋白质、乳糖等成分,已经被乳酸菌部分分解了。因此,消化道在消化酸奶时可以省略一些步骤。但酸奶并不能帮助消化其他食物。
04
普洱茶
“都说饭后喝点熟普对胃好、助消化,也没用?”
普洱茶中的熟普,是经过发酵的茶种。发酵后的食材中,一些不容易被人体接受的成分可能会因为发酵而发生改变,因此更容易被消化道接受,但并不能帮助消化其他食物。
而且,冲泡成茶汤后主要成分还是水,也不可能有活性的消化酶成分。

那吃太撑了,该怎么办呢?

点我一下



开玩笑了。如果真的吃多了,该怎么办呢?建议大家掌握这三个方法:

1、宁可少量多餐也不要一顿吃得过饱。可换用小碗吃饭以减少饭量,吃到你觉得不饿(例如八成饱)就可以了。
2、餐后当然不宜葛优躺,不利于胃的排空;但也不要在饭后做剧烈活动,比如深蹲,仰卧起坐等动作会让腹压升高,加重饱胀的感觉。
3、建议衣服穿得宽松一些(反正都是穿着睡衣过年),吃完饭也可以松松腰带,降低腹腔的压力;饭后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散散步,有利于胃肠蠕动和排空。
所以说,美食虽好,不可贪吃。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您家的餐桌上会有哪些美食?请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