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性温,味辛、苦;归脾经、肝经。 |
莪术为姜科植物,性味苦、温,主要具有以下功效:1、活血破瘀,消积止痛,适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肝硬化等疾病。
2、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如肝癌、胃癌、食道癌、甲状腺瘤、子宫颈癌、卵巢癌等。
但需注意的是,因为莪术行气破血的效果较强,因此月经过多的妇女,以及孕妇慎用。
莪术有什么功效与作用1、行气破血莪术具有很不错的行气破血功效,此外莪术还起到很好的止痛消肿的作用。
当人们出现肚子胀气或闭经、痛经的情况时,不妨服用一些莪术来调理,能有效帮助人们缓解不适的症状。

2、抑菌消炎莪术具有很好的抑菌消炎作用,尤其是对各种球菌、杆菌都起到很好的抑制的作用,这对人们的健康发展很有帮助。

3、促进消化促进消化是莪术较为重要的作用之一。
当人们适量的服用莪术,就能增多人体内的消化液,从而有效地促进消化,甚至缓解因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腹部胀痛。
4、预防血栓在中老年人群体中,常常会出现血栓的疾病,当中老年人平常有服用莪术时就能够很好的帮助老年人预防血栓。
这主要是因为莪术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当人们服用莪术不仅能提高血液中血小板的活性,还能加快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结,从而也就降低了血栓的生成机率,这对维持心血管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5、保护肝肾莪术对肝肾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当人们因疾病的因素而不得不服用一些损害肝肾的药物时,可以适量的服用莪术,它既能够较少药物对肝肾的损害又能修复损伤的细胞,从而提高肝肾功能。

莪术的使用禁忌莪术的功效与作用虽然多,但毕竟莪术是一种中药材,也有其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比如一下这几点:第一、不能一次性服用过多人们在服用莪术时,一定要注意服用的量,宜少不宜多。
因为莪术含有比较多的挥发油成分,如果人们一次性服用太多就会引起身体不适,比如恶心呕吐、大肚子等。
第二、体虚的人不宜服用莪术一般,不建议体虚的人服用莪术,因为莪术的药性比较强,体虚的人服用后很有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第三、月经量多的人不宜服用因为莪术具有行气破血的功效,这十分不适合月经量多的人服用。
如果月经量多的人执意服用莪术,就极容易导致月经量增加,严重时会使人因失血过多而晕倒。
【药理知识】【中药名】莪术eshu【别名】文莪、蓬术、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
【英文名】curcumaerhizoma。
【来源】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根细长,末端膨大成肉质纺锤形块根,断面黄绿色或近白色。
主根茎圆柱状,侧根茎指状,根茎断面淡蓝色、淡绿色、黄绿色至黄色。
叶直立,叶片4~7,2列;叶片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下面疏被短柔毛,叶片上面沿中脉两侧有紫色带直达基部,中脉绿色。
穗状花序从根茎上抽出,圆柱状,苞片20多枚;花冠裂片红色;退化雄蕊较唇瓣小,唇瓣黄色,倒卵状。
蒴果。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村旁或林下半阴湿地,亦有栽培。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洗净,蒸或煮至透心,晒干或低温干燥后除去须根及杂质。
【药材性状】蓬莪术:卵形、长卵形、圆锥形或长纺锤形,顶端多钝尖,基部钝圆。
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上部环节凸起,有圆形微凹的须根痕或有残留的须根,有的两侧各有1列下陷的芽痕和类圆形的侧生根茎痕,有的可见刀削痕。
体重,质坚实,断面灰褐色至蓝褐色,蜡样,常附有灰棕色粉末,皮层与中柱易分离,内皮层环纹棕褐色。
气微香,味微苦而辛。
广西莪术:环节稍突起,断面黄棕色至棕色,常附有淡黄色粉末,内皮层环纹黄白色。
温莪术:断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常附有淡黄色至黄棕色粉末。
气香或微香。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苦。
归脾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属于活血化瘀药下属的破血消癥药。
【临床应用】用量6~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用于治疗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药理研究】具有抗肿瘤、抗菌、升高白细胞、活血化瘀的作用;对胃肠平滑肌低浓度紧张、高浓度舒张;具有保肝作用;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改善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具有抗炎等作用。
临床用莪术油注射剂静脉滴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获较好疗效,对婴儿RSV肺炎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油制剂具抗肿瘤作用,治疗卵巢癌、恶性淋巴癌、肺癌、肝癌有一定疗效。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萜类等化学成分。
主要有莪术呋喃烯酮、莪术醇、龙脑、大栊牛儿酮、樟脑、姜黄烯、姜黄酮、莪术二酮、桂莪术内酯、胡萝卜苷、β-谷固醇、棕榈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孕妇禁用。
【配伍药方】仅供参考①治吞酸吐酸:莪术30克,川黄连15克(吴茱萸15克同煮,去吴茱萸)。
水煎服。
(《丹溪心法》)②治妇人血积血块,经闭:莪术、三棱各30克,熟大黄30克。
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白汤下。
(《慎斋遗书》)③治妇人血气攻心,痛不可忍并走注:莪术(油煎乘熟切片)15克,玄胡索0.3克。
上为细末。
每服1.5克,食前淡醋汤调下。
(《鸡峰普济方》玄胡索散)④治伤扑疼痛:莪术、白僵蚕、苏木各30克,没药15克。
为末。
每服6克,水煎温服,日三五服。
(《博济方》蓬莪散)⑤治漆疮:以莪术、贯众煎汤洗之。(《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