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档电影的大混战,大家有关注吗?几乎从影片宣布定档开始,各大电影间的Battle就没停过。线上到线下的宣传力度、占据各大社交平台的口碑讨论、演员们演技的发挥情况……无论哪个,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可说实在是,尽管今年春节档是神仙打架,但还是有一部电影成为最受观众期待的电影首选。它的阵容班底、成片质量、特效力度,都是最显眼最值得期待的。对,说的就是由陈坤、周迅这对儿最强羁绊cp主演的奇幻大片《侍神令》。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那个人妖殊途的年代,无论晴明如何辩解,对于坚守正义的阴阳寮来说,他都是异类。所以晴明后续收众妖为侍神,或多或少有同病相怜的意味。
晴明说“这满院的妖,跟我同病相怜。既进不了平京城,又不属于妖域,全是为了生路。” 听的人又无奈又心酸。

可这种活法,对于晴明的昔日好友、如今的阴阳寮掌案百旎来说,是无法理解的。驾驭妖物不是正派阴阳师该行之道,但半人半妖的晴明却收服妖物为侍神留为己用,他们之间奉行的准则全然不同。所以当时隔七年后再次重逢时,百旎才会误会晴明驱使侍神镰鼬盗取阴阳寮至宝。本该是互相扶持的同窗好友,一朝变成刀剑相向的宿命敌仇,百旎的态度是不夹带任何私人感情的公事公办。

啧啧啧,说句题外话,本来晴明和百旎之间就有敌对和羁绊,再加上陈坤、周迅的演技加持,他俩一回眸一对视,故事感和戏剧张力就扑面而来了。

虽然百旎的话说得绝情又坚决,她称晴明为“叛徒”、“阴阳寮之耻”,手上也毫不留情的和他从妖域一路打到庭院,但在晴明背腹受敌时,却毫不犹豫的以身护之。就算她怀疑过他,对他恶语相向,但说到底还是维护他的。讲真,南风在这生死关头看出了晴明和百旎间的羁绊。一个是不假思索的下意识反应,一个是看到对方受伤后的愤怒无奈,他们之间不掺杂任何虚假。

陈坤和周迅这段遥相对望的眼神戏处理也很让人动容,灵动斐然的周迅是轻快明亮的回眸,她站在桔梗花地里对着陈坤宛然一笑,那边远远看着她的陈坤眼泪唰的就下来了。陈坤的整个面部表情是脆弱易碎的,但眼神却始终坚定不移的望向周迅。这段无声的感情处理,更是为晴明和百旎的各自成长增添了实感,这种戏里戏外的最强羁绊,谁看了不说一句带感?

讲真,南风除了品到他俩之间横跨着误会和身份对立的侍神牵绊,也get到了晴明和其他妖怪的互动日常。在建立“侍神关系”上,陈坤和周迅是用演技征服观众,但人与众侍神的互动,就全靠特效加持了。在看电影前,虽然有金牌团队为《侍神令》背书,但南风对于特效还是不敢抱以过高期许。结果观影后却不住感慨,《侍神令》中的侍神们特效也过于生动逼真了!大家都知道,奇幻片的拍摄难度本来就高,要想在保证灵动和视效的前提下赋予数字角色以情感就更是难上加难。但《侍神令》团队却一次性挑战了多种高难度数字角色,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协调虚实之间的平衡。

为了让众侍神看上去“真实可感”,特效团队在每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的做到了最好,包括但不限于侍神身上种类繁多的皮毛、各种光源下皮毛不同程度的反光和状态、皮下肌肉与骨骼的贴合、皮肤状态的改变…………这样一来,侍神从皮肤到骨骼,从表情到神态,都经得起慢放细究。做到这种程度,才能最终在情感上实现与观众的交流,这个数字角色才算是真正有了灵魂。
而这种“活过来了”,也给观众的情感搭建辅以基石,人与侍神之间的“心有归处”才有了最直观最有情绪的刻画。
晴明收留桃花、镰鼬等无处可去的妖怪为侍神,给予他们一方安稳,他的庭院里才有了侍神百态;少年时期深受半人半妖血统困扰的晴明,也是在百旎的劝解下,以桔梗花为信物,成为她“永不背叛”的侍神;曾被晴明搭救过的神乐,虽身而为人,但为了报恩立誓成为他的侍神;在妖域角斗场上,不忍对鬼赤下死手的袁柏雅更是赢得了鬼赤的无言信任……
在这些侍神关系里,有真正使用咒语结令的羁绊,有不受这层咒语限制的自主自发性行为,也有人与人之间根本无法进行结令却始终一路相伴的故事……所以就像晴明最后对百旎所说的,“不管有没有手环,你都是我的主人。同生共死,绝不背叛。”归根究底,所谓的“苦乐相伴、生死相随、永不背叛”的侍神令精神,就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和依托。它不受任何时间、地点、角色的限制,只依靠情感而生,为所爱而活。

陈坤在采访花絮中提到,“希望我跟我的合作伙伴缔结侍神令,希望我跟相信的人缔结侍神令,因为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关系了,这是需要你用时间来完成的承诺。”
不论外人如何忖度,不论世事如何变迁,只要侍神关系的双方始终保留着最诚挚最真心的双向奔赴,那“侍神令”就永远存在。

如果退一步思考你还会发现,这种“侍神关系”其实遍布于世间。对于携手一生的夫妻来说,苦乐相伴是平凡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对于异地相处的情侣来说,是横跨地域的思念与相守;对于人与宠物而言,更是无言的爱意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