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针别名:入地金牛、两边针、豕椒、金椒、马药、藤椒、金牛公、双背针、花椒刺,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
医生这么说:
“两面针别称入地金牛、双面刺、山椒、下山虎等。入药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疼、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功效。它有哪些作用呢?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疼、胃疼、牙疼、毒蛇咬伤、外痔、烫伤等,但是不能过量的服用。首先两面针可以用来治疗溃疡。然后常取其根与其他药物煎服,用于治疗胃十二肠溃疡;也可以采用山豆根、两面针等多种中药制成散剂,用于局部治疗口腔溃疡,消除疼痛,促进愈合以及缩短疗程。两面针可以抗癌,以两面针、黄芪、半枝莲等水煎服,配合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两面针还可以治疗宫颈炎。采用宫炎平片,然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两面针外用,可以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痛经,口疮均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两面针的作用:
两面针治溃疡:病民间取其根与金豆根、石仙桃适量,水煎服,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山豆根、两面针等多种中药制成散剂,在局部治疗口腔溃疡消除疼痛,促进愈合以及缩短疗程等各方面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两面针抗癌:以两面针、黄芪、露蜂房、八月札、半枝莲等,水煎服配合以毗柔比星为主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两面针抗宫炎:其它采用宫炎平片(地稔、两面针、穿破石、五指毛桃、当归等)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其他用两面针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痄腮、痛经、口疮,均获良效。
【药理知识】
【中药名】两面针liangmianzhen
【别名】上山虎、下山虎、入地金牛、两边针。
【英文名】ZanthoxyliRadix。
【来源】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nitidum(Roxb.)DC.的根。
【植物形态】两面针为木质藤本;主根粗壮,支根多,根外皮为泥黄色,内皮为硫黄色,松软,味甚苦,麻舌;有小毒,有服用后中毒死亡事件;中毒后引致腹痛、呕吐、头晕、小肠及脾脏收缩等症状;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着生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小叶3-11,对生,革质,为卵形至卵状矩圆形、无毛,上面稍有光泽;为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为4数;花瓣为淡黄绿色;萼片为宽卵形;蓇葖果成熟时为紫红色,有粗大腺点,顶端具有短喙,种子为圆珠状,3-5月开花,9-11月结果。
【产地分布】两面针产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及云南等地;见于海拔800米以下的温热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丛中、荒山草坡的有刺灌丛中较常见。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
【药材性状】厚片或圆柱形短段。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辛。有小毒。归胃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止痛药。
【临床应用】用量XX克,煎服;外用适量,研末外敷。用治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药理研究】有镇静、镇痛、解痉作用;诱发僵住症;强心,抗癌,抗菌,局部麻醉等。两面针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K+透入及光热刺激法均有镇痛作用。还具抗菌作用。注射剂和结晶性片剂,可治疗神经痛、头痛、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及胃肠、外伤痛、感冒头痛及小手术局部麻醉、止痛等。
【化学成分】含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异崖椒定碱、光叶花椒碱、氯化两面针碱、氯化光叶花椒碱、氧化两面针碱等生物碱类成分。
【使用禁忌】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孕妇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