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辛夷花性温、味辛,具有散风寒和通鼻窍的功效,因而临床上对于风寒感冒以及鼻炎等方面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医生这么说:
辛夷花,在中医中它指的是植物辛夷或是玉兰花的干燥花蕾,一般在春天开花花蕾还没有绽放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了。
辛夷花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发热,怕冷鼻塞,流清鼻涕头痛等一些症状的治疗,有通鼻窍的作用,能够通鼻窍用于治疗急性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一些病人的治疗,用于鼻炎导致的鼻塞,流清鼻涕或者是黏鼻涕,如果是热症需要配合清热药物同时调理。
中药-辛夷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一、功效与作用
1、中药辛夷具有局部收敛作用
中药辛夷具有局部收敛的作用,它祛风通窍,也能治鼻塞头痛,平时人们把辛夷制成外用的滴鼻剂,能让人们的鼻黏膜上产生蛋白凝固物,可以让人们鼻黏膜的分泌物减少,从而也就起到了收敛消炎的重要作用。
2、中药辛夷能降血压
降血压也是中药辛夷的重要作用之一,这种中药材中含有的柠檬醛以及丁香油酚还有茴香脑等物质全部是天然的降压成分,平时把它煎制服用以后能让人们过高的血压降下来,而且平时人们用它泡水喝,还能预防高血压发生。
3、中药辛夷能治皮炎
中药辛夷能治疗人类的多种皮炎,特别是因为真菌引起的皮肤病能在使用辛夷治疗以后,让症状明显好转,平时人们发生皮炎以后可以把辛夷花煎汤,然后用药液涂抹患处,每天三到四次,连用七天就能让皮炎引起的痛痒症状明显好转。
4、中药辛夷能治鼻炎
中药辛夷是治疗人类鼻炎的常用药,它对人们因鼻炎引起的头痛和鼻塞以及鼻流浊涕等不良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治疗时可以把中药辛夷与白芷和防风以及细辛等搭配使用,也可以直接购买用它们制成中成药辛夷散,服用以后都能让鼻炎症状很快减轻。
二. 禁忌
1.阴虚火旺人群忌服:辛夷花是性温的中药材,对于阴虚火旺,有实热型症状的人群应注意避免服用,以免导致病情加重。2.孕妇禁忌:辛夷花具有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因而对于怀孕的女性是禁忌,否则容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可导致流产。3.搭配禁忌:辛夷花和黄连、蒲黄、石膏、菖蒲等中药材是禁忌药材,不能同时搭配使用。
药理知识
【中药名】辛夷xinyi
【别名】望春花、木笔花、迎春花、毛辛夷、姜朴花。
【英文名】MagnoliaeFlos。
【药用部位】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biondiiPamp.、玉兰Magnoliadenudata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sprengeriPamp.的花蕾。(本文以望春花为例)
【植物形态】落叶乔木,高达6~12米。树皮淡灰色,平滑。芽卵形,密被淡黄色柔毛。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1~2厘米。花先叶开放,顶生幼枝顶,直径6~8厘米;芳香;花被片9,外轮3片,条形,长约1厘米,内两轮近匙形,长4~5厘米,宽1.3~2.5厘米,内轮较窄小,白色,外面基部带紫红色;雄蕊多数,花丝外面紫色,内面白色。聚合果圆柱形。花期3月,果期9月。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河南等地。
【采收加工】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药材性状】呈长卵形,似毛笔头,长1.2~2.5厘米。基部常具短梗,梗上有类白色点状皮孔。苞片2~3层,每层2片,两层苞片间有小鳞芽,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色或灰绿色茸毛,内表面类棕色,无毛。花被片9,类棕色,外轮花被片3,条形,约为内两轮长的1/4,呈萼片状,内两轮花被片6,每轮3,轮状排列。雄蕊和雌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体轻,质脆。气芳香,味辛凉而稍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散风寒、通鼻窍。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用治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药理研究】具有麻醉、抗过敏、抗炎、降压、子宫兴奋、抗血小板凝聚、抗微生物、镇痛、改善微循环作用。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1,8-桉油精等。另含β-蒎烯、1,8-桉叶素、樟脑、望春花素、香橙烯、望春玉兰脂素A等成分。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配伍药方】仅供参考
①治鼻渊:辛夷15克,苍耳子7.5克,香白芷30克,薄荷叶1.5克,晒干,为粗末。每服6克,用葱、茶清食后调服。(《济生方》苍耳散)
②治鼻渊、鼻鼽,鼻疮及痘后鼻疮:辛夷研末,入麝少许,葱自蘸入鼻数次,甚良。(《纲目》)
③治鼻尖微赤及鼻中生疮:辛夷碾末,入脑、麝少许。绵裹纳之。(《丹溪心法》)
④治鼻内室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川芎各30克,细辛(去苗)8.5克,木通15克。上为细末,每用少许,绵裹塞鼻中,湿则易之。五七日瘥。(《证治准绳》川芎散)
⑤治鼻塞不知香臭味:皂角、辛夷、石菖蒲等分。为末,绵裹塞鼻中。(《梅氏验方新编》)
⑥治齿牙作痛,或肿或牙龈浮烂:辛夷30克,蛇床子60克,青盐15克。共为末掺之。(《本草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