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出生的洛洛在杭州做设计工作。
在学校,她是聪明上进跳级上学的好学生,在工作上,她是能够独当一面年纪轻轻就能带小团队的优秀员工。
而在父母的眼里,她却只是一棵“摇钱树”。
2019年十月,洛洛因为心情郁闷不佳来到钱塘江周边散心,却因为意外的涨潮被吞噬掉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意外去世。
事后公司怀着悲伤的心情给到家属一笔6万元的抚恤金,洛洛的父亲母亲签字按下了收款的手印。
本来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更多的时间会留给怀念这个刚刚离开我们的女孩子。
可是钱到手的三天后,洛洛的父母却直接改口,表示“我女儿的生命难道只值6万块?”
要求加价赔偿41万,而理由居然是“要给儿子买房,需要这笔钱作首付”。
这理由真是荒谬的可笑。
什么时候,女儿开始有义务要为了弟弟去“拼命”?
有人说,这就是现实版的樊胜美,一个人拖着一个大家庭前行,永远填补不完的黑洞,父母的欲望,重男轻女的思想,都压得洛洛喘不上气来。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总是有来咨询的女性会表示“这只是小时候的事,没办法改变的事情,怎么影响到我现在的婚姻呢?”
其实,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感情认知、亲密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我不想吵架,所以我闭口不谈”
翻看了洛洛的微博,仿佛才真正看懂这个女孩子为什么会独自一人大半夜在钱塘江散心呢?
是因为情绪无处释放,无人可说,更无人关心。
她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拒绝沟通,也打不开自己的心门。
她说“连崩溃前都要假装平静的走出去,确定四下无人,才敢躲在角落里大哭”。
她说“仿佛置身孤岛,拼命想要咬牙抑制却在下一秒崩溃反复”。
她抑郁,她孤独,她曾不止一次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行为,但是得知到这一切的父母却毫无作为。
在警方的调节室里,公司的领导大声的质问洛洛的父母“为什么?为什么你们知道她有这种情绪还不好好照顾她?”
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都愤怒了。
而洛洛的妈妈只是重复着要利益最大化,女儿的死不能只给6万块。
多么令人寒心。
看洛洛的微博,似乎妈妈也曾经有过关心,可洛洛却不愿意再接受了。
“说实话我从来都是独立惯了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父母陪伴的时刻太多太多了。以前不需要,现在更不需要,这种迟来的亲情只会让我觉得束缚负担”。
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都是缺爱,甚至是自卑的。
就像洛洛经常说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垃圾”。
这样子的女孩子很容易在成年之后接触亲密关系,一旦出现问题和摩擦,就会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逃避问题。
压抑自己的情绪,内心真是的感情得不到疏解,用拒绝沟通去保护自己那一点点小小的自尊。
最后也很容易因为这样,出现亲密关系中的冷暴力,两个人身心疲惫,很难好好的谈感情,更别谈婚姻了。
摆脱方式:
学会自我分化,从原生家庭里剥离出来。
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过把原生家庭当作自己逃避的理由。
必须摆脱“我这样是因为父母,很难改”这样的态度。将自己的行为模式完全从原生家庭中分解出来。
正视自己现在的角色,才能真正放下父母对自己亲密关系的影响,才能更好的投身到自己的感情中去。

“求求你,别生气了”
父亲寄给洛洛的一箱冬枣,给她渴望爱的内心多了一丝丝心安,她说“这是真正的归属感”。
而这一丝丝的爱也成为了压榨洛洛的最有力的工具。
为了得到重男轻女的父母的一点点的爱意,洛洛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通过自己拼命工作每个月终于能够赚一万块,却被父亲要求动不动就要给家里一两万。
被母亲要求要给自己换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而淘汰下来的老旧手机给洛洛用,还被要求要给弟弟买东西。
洛洛说:“时常自欺欺人说不被爱也没关系,其实内心还是渴望能够被爱,实不相瞒,我一直想当那种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被爱的垃圾。”
洛洛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父母的爱需要自己拿钱去换。
因为害怕对方因此就不爱自己了,不敢拒绝父母。同样的,长大之后也不敢拒绝伴侣。
原生家庭受到这样影响的女孩子,在面对伴侣的时候不懂得拒绝,更不懂得怎么平衡亲密关系,只要满足对方的需要,即使忽略掉自己的情感需求也在所不惜。
往往他们会将错误矛盾的原因归咎到自己的身上,用道歉当作自己一贯的沟通方式。
然而这样卑微到尘埃里的喜欢,并不会换来对方的喜欢。往往还会因此,而得不到对方的重视。
不断付出却得不到回报,亲密关系渐渐失衡,让这段感情逐渐的分崩离析。
摆脱方式:
正视自己的需求,一切行为以自己的幸福为导向。
学会去满足自己,而不是满足伴侣的期待。
试着去和伴侣沟通,你需要什么,而不是靠自己不断付出想要从对方那里换取点什么。
人生那么短,忠于自己就够了。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洛洛说“我知道,情绪失控是多可怕的事情,我清楚辜负了这世上的许多关爱,也清楚,没人能体会我的感受,就像我永远无法体会我妈的感受。”
她极度缺乏安全感,极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然而,在调解的过程中父亲表示自己甚至不知道女儿的手机号。
母亲化着美美的妆,带着一个大金手镯,拍案而起的原因也只是因为觉得女儿的死换的钱太少了,不够给儿子买房。
一次次的需要关心,却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失望。
即使到死,父母也只是想靠着你的尸体榨干最后一滴“尸油”。
丝毫没有关心,更别提爱了。
这样子的女孩子成年之后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中,当初的缺少爱如今也成了隐患。
只要伴侣对自己的态度稍有忽略,就是怀疑对方是不是变心了。
而很多女人就会采取闹、作的形式来吸引伴侣的关注,希望得到伴侣的安慰,以这样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确认对方到底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然而在这样反复确认的过程中,伴侣就会被折磨的不成样子。开始的耐心哄你渐渐变成了“你能不能不要无理取闹”。
而女人则是进一步沉浸在“无人爱我”的罩子里,难以自拔,只能频繁的爆发自己的情绪。
摆脱方式:
拥有复原力,去拥抱值得爱的人。
卡伦·莱维奇的《复原力的因素》一书中写到:“复原力指的是能够从挫折中恢复原状,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从挑战中获得动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任何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总结过去所带给我们的失败、困苦,寻觅到自己涅槃重生的起点。
阿德勒说过,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
如果你因为原生家庭而因此堕落下去,那么你的人生只会比你想象的更灰暗。
然而你如果能站在困难之上,把它当作一种锻炼,当作人生的新起点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截然不同。
人生的上半场,我们没办法自己抉择,那么人生的下半场幸福与否都一直牢牢攥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作者简介:三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心有助,不孤独 ——
我们大多数普通女人,或许也曾经历了百转千回的波折和委屈,最终在每段感情中都感觉消耗了大半生的力气。
没人告诉我们,总是惦念过去,担忧关系破裂,无法从伤痛中放下,其实是懦弱缺爱和低自尊的讨好模式。
其实,只要处理好自己在感情中的“依恋模式”,就能让拿回你在感情里的主动权,积蓄更多的力量搭建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