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我是小新。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有个95后女孩,她叫洛洛。她很聪明,也很努力,念书时跳过级,所以毕业时年纪还很小。
因为喜欢设计所以自学,在公司做到总设计师的位置,同事和领导都非常喜欢她。
她就像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哪哪都好。
只是,洛洛却过得不太开心。
因为她的原生家庭。
从小到大,她就被父母要求要独立,从幼儿园、小学都是自己去上学,没有享受过多少父母的陪伴。
因为他们要陪弟弟。
久而久之,洛洛也便习惯了。
她说,以前不需要,现在更不需要。
洛洛微博
她原本是个非常乐观开朗的孩子,只是在面对父母的索取时,她逐渐变得抑郁、沉默、悲观。
每次发工资的时候,父母总是准时跟她要钱,随口就是一两万。
哪怕积蓄只有7000,也要一万。
她对自己很小气,买一双匡威鞋都得思考一个月还是舍不得买,却对父母弟弟倾尽所有。
别人家父母是用孩子淘汰下来的旧手机,她家是妈妈一定要用最新款。
而洛洛用的,便是***妈不要的苹果6。
无止境的索取,逐渐让洛洛精神崩溃。
在她的微博上,你能看到洛洛的无奈和绝望,以及对亲情的失望。
洛洛微博
洛洛微博
她说,她宁愿花钱买断亲情,可笑的是,这并不可能实现。
洛洛微博
连父母的备注,都是连名带姓免打扰,由此可见洛洛有多不想看到他们的消息。
因为她害怕,一打开消息,就是跟她要钱。
没有人理解她,她的妈妈说让她出门在外学聪明点,不要招惹是非。
爸爸说,吃亏是福,以和为贵。
朋友说,不要那么悲观。
没有一个人想过她会不会也有脆弱、难过的时候。
洛洛微博
她挣扎过,努力过,也曾努力鼓起信心去面对生活,可现实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她打落深渊。
洛洛微博
甚至连自杀,她也都尝试过了。
洛洛微博后来她想开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吧。哪怕会过得很痛苦。

洛洛微博直到那天晚上。她因心情不好,喝了点酒,去钱塘江散散心。就在她再次拾起勇气面对生活时,死神来了。钱塘江涨潮,她意外被卷走,溺死而亡。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突兀地离开。只是洛洛也没想到,在她离开后,她的家人会为了钱,一点点榨干她最后的价值。她去世后,她父母要求公司赔偿。按照律法,公司是可以不给钱的。

但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也是同情这个家庭,所以公司一开始说抚恤金2万块。

但洛洛***说,太少了,五万吧。

紧接着,她姑父说,再涨一点吧。

公司最终同意了,最后补偿他们六万块,并签下白纸黑字。

可笑的是,在拿到钱后,他们又反悔了。可能是觉得公司好欺负,也可能是要给儿子付房子首付了。

他们曾多次到洛洛公司闹,给洛洛领导发消息,扬言不给钱,死也要死在公司。


甚至还厚颜无耻地让公司组织捐款。

在洛洛领导戳穿他们真面目,直言他们只是想敲诈,想多搞点钱给儿子用时,他们恼羞成怒了。

开始情绪激动,质问洛洛领导,我女儿的命,就值六万块吗?


可张口闭口谈钱的,不就是你们这些所谓的亲人吗?一个爸爸说,我连她在哪上班都不知道,联系也很少,电话也没有。


却在问及女儿工资多少时,却一个比一个清楚。

一个叔叔说,我们就很简单,再补贴个25万。

一个姑父说,再搞个20万,搞不好就拉倒。

更讽刺的是,在陈述需要赔偿的理由是,他们仍然句句不离钱,一直在强调培养一个女儿到24岁花了很多钱,女儿三年在公司也创造了很多价值。可是,公司有这个责任吗?人家肯赔偿六万,是因为人家善良。但善良也不是你们一直吸血的理由。这不是敲诈这是什么?说实话,当我看到他们说出这些话时,我的心情,和洛洛领导是一样的。

我们总是说,要体谅父母啊,要孝顺父母啊,他们为了孩子,付出了太多。可又谁想过,当遇到不是人的父母时,做孩子的痛苦谁来承担?洛洛也渴望过父母的陪伴,也期待过父母的爱,可他们给过吗?没有,他们给的,只是无数次的索取和压力,以及对弟弟的偏爱。在他们心中,洛洛就是个提款机,一个要钱就必须要给的存在。或许,在洛洛弟弟眼里,他们是很好的父母。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配为人父母。

无奈的是,像这样的父母,还有很多很多。有个女孩打工六年存了20万,却被父母拿去给弟弟买房,她只能蹲在街边痛哭。

女孩从高中后就开始打工,工作6年,受了很多苦,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好不容易存了二十万,却被妈妈私自拿去给弟弟买房。而她的妈妈也许根本不认为自己有错,在她的心里,女儿就是用来补贴家里的。知乎上曾经有网友分享过一个故事,令人心疼又气愤。女孩生下来就不受父母待见,她以为全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对待孩子的,直到弟弟的出生。有一次弟弟生病,在医院检查时发现肾有些问题。妈妈就立马问医生:“严重吗?儿子是我们家的希望,他不能有事,需要移植吗?我女儿很健康可以移植。”医生不忍心地看了女孩一眼说:“孩子太瘦了,看起来身体不太好。”妈妈就说:“没事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给补身体。”女儿,在她的眼里,不过是可供使用的工具。

对于这些女孩来说,她们的错误大概就是生在了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在他们心中,女孩迟早是别人家的,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培养,因此他们会把家中的资源向男孩倾斜。正所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可轮到家里要买房,要养老的时候,又要求女儿出一份力,利用亲情来吸女儿的血。很多重男轻女家庭的父母对儿子倾尽所有,到最后却还是要靠不被重视的女儿来养老。《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就是如此,父母要求她给哥哥买房给生活费,最后父亲中风之后,依然是她去四处筹借医药费。

父母对子女的爱,本应无关性别,不分彼此。但无奈很多中国的女孩,都遭遇了不被爱的厄运。

作家黄佟佟曾说,中国女孩的成长史,太多利用,太少关爱。在重男轻女的环境里长大的女孩,要么被漠视,要么被轻视,然后就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慢慢毁掉。电视剧《都挺好》的结尾是苏明玉已经释怀了,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那种与生俱来的偏见所造成的伤害其实是很难抹去的。有的人因为这种偏见始终无法拥有独立人格,有的人因为这种偏见终生都活在对自己的质疑中。

回到新闻本身,洛洛父母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到恼怒,洛洛所承受的苦难只让我心疼。这则新闻事件曝光,应该让那些重男轻女的人低头扪心自问:我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我做得对吗?同时那些被这种思想压榨的女孩们也应该知道,如果你正处于一个只会拼命向你索取、只把你当成个工具、却从来不照顾你的感受,给过你温暖和慰藉的家庭中,那么他们根本不配做你的家人。这种亲人,不要也罢。你一定要知道,原生家庭只是你人生一个很小的舞台。你还有事业,兴趣,自己的新家庭舞台可以施展。你不要被道德绑架,不要在乎你不听话所带来的那些所谓不孝顺的流言。你要学会爱自己,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是陪你走完一生的人,家人也不过是陪伴一段旅程而已。你要相信,你可以站起来并且走向美好人生。 写在最后 在这个事件中,洛洛领导说的一段话,让我深以为然。“如果还有另外的别人有这样类似的事情,不要选择自杀,可以寻求社会,身边的朋友,法律来保护自己。”

我想,这才是这则新闻事件曝光的意义,而不是成为人们下一个饭局上的谈资。点个在看,希望我们以后的社会,生而为人,众生平等。最后,愿天堂没有“吸血鬼”,愿女孩下辈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感受到爱与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