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几天,一个叫墨茶的网友之死,成为全网焦点。
墨茶生于1998年,四川凉山人,死于2021年1月10日左右,享年23岁。
他的死之所以令人震动,是因为他得的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只是因为贫穷带来的长期营养不良与劳累,拖垮了身体。
去世前,他最大的愿望是吃草莓,但因为觉得草莓太贵,不舍得买。有好心网友买了给他寄去,但却因为物流的原因,到死也没吃上这草莓。
作为一名月收入不足一千元的视频主播,他生前只有二百多个粉丝。去世后,粉丝已增长到近百万——但这些,对他来说已没有意义。
我想,如果没有视频主播这样的身份,和互联网多少有点关联,他的死,可能连一点水花都没有,迅速被这巨大而嘈杂的生活淹没。
从墨茶,到那个体重不足50斤的女大学生吴花燕,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被贫穷无情吞噬,甚至从不为人知?
这该诅咒的贫穷,像那深不见底的黑洞,多少人被它捕获后,再无逃逸的可能。
二
可是,诡异的是,我们身边,偏偏有那么多人,习惯于“感谢贫穷”。
一两年前,以707分考入北大中文系的河北女孩王心仪被刷屏,因为她一篇题为《感谢贫穷》的文章,戳中了人们的泪点。
在这篇文章中,王心仪回忆了贫穷生活的苦痛,妈妈体弱多病,姥姥因为没钱医病而去世……但末了她却如此告白:“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很多人为她的“感谢贫穷”而感动——顺便说一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对他人的苦难并不关心,但很容易陷入一种集体式的感动当中——在一种惯常的眼光看来,一个人非但没有被贫穷击倒,反而能够与贫穷讲和,挖掘出贫穷背后的闪耀的人生哲理,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励志典型。
但是我要说,且慢为贫穷加冕。如果我们能逐渐恢复常识,会发现,感谢贫穷,是一种非常奇怪的逻辑。
为什么要感谢贫穷?一个人可以战胜贫穷与苦难,但这并不能成为美化贫穷与苦难的理由。贫穷与苦难对一个人的伤害是实实在在的,而它所谓的“回报”却是如此虚妄。除了痛苦、耻辱的记忆,它其实什么也不会给我们留下。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王心仪的姥姥也许不会被病魔夺走;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她应该会有一个更明亮的童年。
如果不是因为贫穷,墨茶不会这么年轻就告别世界——从“墨茶”这个诗意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婆娑世界有无限眷恋。
每一个真正经历过贫穷的人,都会深深体会到贫穷对一个人的杀伤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否则那句“仓禀实而知礼节”的古话就必须改写。
贫穷,使多少人放弃了做人的起码尊严,使多少人出卖了自己的良知,更使多少人在挣扎走向沉沦。有人从贫穷中突围而出,但更多的人被贫穷死死扼住了命运的咽喉。我们该感谢它吗?
有一个“幸存者偏差”理论,大意是,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存在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
同样,一个人成功了,可以感谢贫穷;但那么多被贫穷击倒的人,恐怕连诅咒贫穷的声音也不会被我们听见。我们不能把特殊的个人境遇当成普遍的创造规律,不能把苦难当正义来宣扬,把悲惨当坚强来布道。
就像有人感谢停电,因为停电令其暂时离开电视,学会欣赏天上的月亮一样,“感谢贫穷”本质上不过是一种无病呻吟式的抒情。
三
不知这种赞美苦难与贫穷的病态抒情始于何时,但司马迁肯定不愿背这口锅,
尽管在说到苦难时,大家都习惯于引用他的“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但很多人忽略了前面还有一句话:“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是的,谁也不能说,文王不拘就演不出《周易》;仲尼不厄就编不出《春秋》;屈原不被放逐,就写不出《离骚》……即如司马迁而言,谁说他不受宫刑就写不出伟大的《史记》呢?他的职责本身就是编史书的。
游目四顾,似乎很少有哪个国家、哪种文化像我们这样,如此热衷于教育人们吃苦,极力发掘苦难的价值,以至生出了一种对苦难的痴迷与膜拜。在我看来,这种有违人性的苦难美好论之所以泛滥流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为某些权势者所喜。
因为,它是某种程度上的麻醉剂,使人们放弃了对造成贫穷与苦难的原因的深究,放弃了对深层次根源的追问,而沉醉在对苦难与贫穷的意义的放大与拔高之中。它为悲剧抹上了油彩,戴上了面具,打上了柔光,模糊了现实的本来面目。
与“感谢贫穷”相对应,还有一个高频出现的句子叫“苦难是财富”。历史教训要汲取,但苦难以及贫穷绝不可能是财富,它是镣铐,人人避之不及;它必须被诅咒,必须被抛弃,而不是像神祇一样被供奉。
我们要感谢与感动于世间万物,但唯独不需要感谢与感动于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