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最近又发脾气了。
在综艺《我就是演员》里,王自健多次不听郝蕾劝告执意改戏,还指挥其他演员按照自己的剧本来演。
结果在台上表演结束后,遭到了章子怡的质疑,说他这段设计感强、套路多。
王自健充满委屈地为自己辩解:“这个戏不是我最想演的。
”这话彻底激怒郝蕾:“我们在说表演方法的问题!对不对?”
即便有人立马站出来打圆场,郝蕾还是非常生气地说:“你不太好沟通,王自健。
”
网上很多人说郝蕾真的太耿直了,王自健仿佛是公司里最爱出风头还爱甩锅的同事,郝蕾的仗义执言令人身心舒畅。
郝蕾,一个演艺界脾气爆火的反矫达人!专治各种戏霸、矫情、不专业,人挡嘲人,佛挡嘲佛。
面对爱豆金子涵无法入眼的表演,她的建议粗暴而冷辣:你回去唱跳吧,你不是一个做好演员的材料。
面对演艺界前辈陈德容演得差强人意,连章子怡多少都要迂回婉转一点,她直接指出:“我不相信你们是贵族。
”
观众无法相信演员的角色,这几乎就是否定了演员呈现的所有效果。
驳斥少女感,她认为岁月给人留下的魅力,依然精彩:
这里我真的非常赞同,明星们越来越媚粉,个个强调自己白幼瘦,我觉得实在是把路越走越窄了。
端庄大气有皱纹又会怎样呢?还有个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场面,是她怼章子怡。
章子怡认为,演员如果没有天赋,努力毫无意义。
“不是谁生下来都会演戏,我没有子怡那么幸运,我是拍烂戏长大的。
但导演也没有因为拍过烂戏就不给我机会。
”
她这番话很朴素、很有道理,绝大部分人总有身不由己要被迫谋生,既然无法选择,那就把事情做到极致。
即便拍了烂片,但你总有办法把角色塑造好;就算你处在一个你不喜欢的岗位里,但你仍然可以把事情做漂亮。
只有做好眼下的事情,等待时机,才有机会翻盘。
所以她鼓励别人,即便自己胖成这样,但因为有演技她依然很自信。
有能力,才是底气的来源。
郝蕾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但她所有的矛盾点融合在一起又非常融洽。
她坐在导师席上,因为发福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慈祥,但千万别以为她很好糊弄。
这个女人,不仅有点东西,还很不好惹。
郝蕾比章子怡大3个月,在1997年演了《十七岁不哭》进入了娱乐圈。
2001年郝蕾出演武侠剧《少年黄飞鸿》中的十三姨,角色深入人心。
2002年主演了历史剧《少年天子》爆红。
2012年11月,她凭借《浮城谜事》中的陆洁一角入围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她的人生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丰富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让她说出的很多见解都非常精准毒辣。
比如她认为,宫廷剧的演员大可不必以咆哮、歇斯底里,来证明自己有演技、有爆发力。
简直说出了观众们对降智古偶剧的心声。
那到底应该怎么演好宫廷剧呢?其实她早在很多年前,就给出了教科书式的标准答案。
早年她和邓超出演的《少年天子》,她在剧中饰演一名渴望爱情却在政治联姻里被牺牲的皇后。
在剧中,她的善妒跋扈、痛苦和破碎,每一处情感变迁都有原由。
在皇后身上,她演出了一种绝望的自毁感,要通过毁灭一切来反抗命运。
她非常坏,可你也能从她身上看到那些复杂性并产生怜悯——她被关在一个富贵的樊笼里,没有人来救她,没有人爱她,她只有通过捣毁这个牢笼来反抗命运。
剧里最可怕的一出对手戏,是她去看望另外一个怀孕并得宠的嫔妃。
她摸着嫔妃的肚子,脸上含笑,慢悠悠地对肚子里的孩子说:“别害怕啊。
”
又对妃嫔说:“孩子哭了,孩子见不到皇上了。
”这出对手戏,是很多人的童年阴影。
她身上那些彻骨的寒意,说出的那疯疯癫癫的话,双眼含泪那些绝望和疯魔,都让人感到害怕,这才是一个被皇权逼疯的女人啊。
她想要的东西不过就是爱情,但这恰恰就是她注定不会得到的东西。
她跪在爱人面前,那么渴望又充满绝望的落泪:
郝蕾把这个角色演得有多好呢?好到成为了很多人的童年阴影,疯癫、绝望、极度可怜。
真正深入人心的演技就是这样,它侵占你的心智,让你一比一的共情角色,感受人物的变迁和心路历程。
在《听见她说》里,郝蕾演了一个普通女人。
从女工变成保卫科科长的老婆,她面对名利突然造访的那种惊喜、虚荣,细腻而贴切:
看清婚姻的龃龉之后,她又失意又落魄:“我就这么一个家,我能去哪儿啊?”
她演的《浮城谜事》,面临丈夫的出轨背叛,她的失控和神经质也是见者落泪。
每一个行为,每一个表情既令人感到意外,又充满合理性。
她在电影《亲爱的》里,饰演的那名失去孩子极度痛苦的母亲,那种失去一切反而平静的机械感,她拿捏的特别准确:
她的曝光度并不算高,但她每次出现,总是令人惊喜、对得起大家的期待。
她是个有争议的演员,但她也绝对是中国的顶级好演员。
郝蕾塑造的角色,经典到可以说上三天三夜,但最令影迷感怀的还是她和邓超那段恋情。
在拍摄《少年天子》期间,她和邓超因戏生情。
她曾公开说:我从来没有那样地爱一个人。
在戏中,她和爱人渐行渐远,但在现实里她和邓超情深意笃。
在那个年代,大家还不知道什么是追星,但看到邓超和郝蕾走在了一起,忽然都呼出了一口气——在一起就好!谁不怜惜皇后有那样的命运?谁能接受郝蕾被辜负?
但没过多久,就有传言说俩人因为郝蕾拍了大尺度的《颐和园》而分手。
在那时候,她整天精神恍惚,甚至抑郁到想自杀。
后来她在节目上曝光了分手原因:
“之前就有矛盾,电影的激情戏只是个爆发点,有没有这部戏根本不重要,结局是注定的。
”
在此之后,她慢慢走了出来。
几年后,她在颁奖典礼上作为评委,为邓超颁奖。
俩人眉目间都已经是事过境迁的放下与释然:
郝蕾对演戏的结论,一样能应用到感情生活里。
她说,一个职业演员的最高级状态是:看到他,路过他。
如果这个人已经离开了、这个角色已经演完了,那么就路过他,重新扎进生活寻找新的目标。
不要沉湎在过去,要活在未来、活在希望里。
郝蕾在《我就是演员》里的直接纯粹,就是她整个人生的缩影。
她说,台上如虎,台下如鼠。
上台时不能怯场走神,要把你最炙热的感情放在台上;而在台下,要谦虚做人,要感受生活、揣摩生活,才能让专业得到精进。
其他女明星胖一斤都会被骂上热搜,但她不用,即便胖到变形,也一样能气定神闲的坐在导师席。
就算是出道24年,只拿了三个奖项,可她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这就是她最了不起的地方,拥有了区别于他人的能力,就有了豁免权。
郝蕾的珍贵,是所有观众都应该珍惜的。
因为她无数次用超乎我们想象的表演,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好的演技”。
而不至于被荧幕里那些没有灵魂的木头美人洗脑,一次次拉低标准、降低预期。
分享在看,为所有不被注意的老戏骨们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