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传统口腔印模
____在传统取模中,托盘的选择、印模材料的选择和排龈是精准取模的关键所在。
对于固定修复,牙医们可以尽量选择大小适宜的金属托盘;但是对活动义齿修复,选择个性化托盘可能更加靠谱。个性化托盘能够使印模和组织紧密结合,它合理利用粘膜返折处的空间,使粘膜和基托之间更加贴合,从而保证了修复体的吸附力。[1]

取模材料的不同选择,对固定修复印模的精确性影响也不同。有学者 [2] 应用激光扫描仪结合GeomagicQualify软件分析聚醚橡胶、加成型和缩合型硅橡胶以及Neocolloid藻酸盐印模灌注的超硬石膏模型,发现就印模的精确度而言,聚醚橡胶的细节最佳,Neocolloid藻酸盐材料最差,而且加成型硅橡胶要优于缩合型,这与罗子源 [3] 和孙力 [4] 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

而排龈也对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在牙体预备前排龈要比牙备后取模前排龈的修复质量更高。[5] 排龈线在固定修复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减少患者龈下牙体预备时出血和软组织损伤的情况,可以使牙体预备更加精准,有效划分软硬组织,提供远期修复效果的保障。[6]

02
数字化口腔印模
____传统印模技术在印模制取和翻制石膏模型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印模材料收缩和石膏膨胀的误差,导致最终的模型与口内实际情况不符。[6]为了克服这些过程的误差,口内数字化印模应运而生。牙医可以通过直接扫描获取患者的口内数据,三维重建口腔状况,直接在数字化文件上设计,通过传送数据到计算机辅助制造装置,切削出最终修复体。

目前临床使用的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很多,比较常见的包括Lava、Cerec、TM、iTero、Trios等。举3shape公司推出的Trios系统为例,其优势在于无需喷粉,能解决传统取模给患者造成的不适感,而且它扫描精度高,配套设施也比较成熟,可以快速准确获得3D咬合关系,实现一旁即刻修复。而且使用数字化扫描,还可以长期收集病例资料。不过口内数字化印模也存在不少局限,比如容易受到唾液、血液等干扰,以及窝沟和邻面扫描操作不易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将是未来口腔修复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传统取模有其优势,并不会被淘汰,想要作为一个优秀的牙医,还是要同时掌握传统取模和数字化取模两种技能!
____
参考文献
[1]郝旭华。成品托盘与个人托盘对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医技杂志,2016年。
[2]柯雯。不同印模材料取模的三维精度比较。暨南大学学报,2017年。
[3]罗子源。采用体积轮廓扫描仪直接测量口腔印模材料的尺寸变化率[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5年。
[4]孙力。三种印模材料制取模型的三维精度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
[5]赵超。不同排龈取模方式对固定修复模型质量效果的影响观察。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年。
[6]王留宾。应用不同印模技术制取固定修复印模的临床效果评价[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7]EnderA.In-vitroevaluationoftheaccuracyofconventionalanddigtalmethodsofobtainingfull-archdentalimpressions[J].QuintessenceInternational,2015,46(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