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PART宝宝多大做牙齿矫正?

宝宝的牙齿好坏,一直是爸妈牵挂的一大问题。幼儿的乳牙特别脆弱,稍不注意保护和清洁,就会出现蛀牙和烂牙。
而现在也有很多爸爸妈妈意识到这个问题,从长牙开始就为宝宝的牙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和清洁,减少蛀牙形成。

幼儿时期,严重的蛀牙不仅会伤害到宝宝幼嫩的牙根,还会影响宝宝长牙的顺序,甚至会引起牙齿畸形发育,让宝宝长出一口歪歪斜斜的牙齿。
有的妈咪觉得:宝宝的乳牙迟早要换,好不容易矫正好了,结果换牙期的时候就要全部重来,应该等宝宝们换完牙之后再矫正。

矫正牙齿就是该趁早,在发现问题之后就马上矫正,避免情况继续严重下去。

宝宝换牙期,这是乳牙与恒牙更替的关键时期,最后换上的恒牙将会一直陪伴孩子到终老的牙齿,因此需要格外重视。

恒牙长出的时间顺序:
正门牙 6—8岁
侧门牙 6岁半—9岁
犬齿 8岁半—12岁半
第一小臼齿 8—12岁
第二小臼齿 8岁半—13岁
第一大臼齿 5—7岁
第二大臼齿 10—14岁
第三大臼齿(智慧齿) 17—25岁

一般来说,换牙期大约在6岁开始,到12至13岁左右结束。
恒牙共有32颗。象牙质通常呈微黄色,由于恒牙的珐琅质透明度比乳牙的高,因此恒牙看来比乳齿黄。
而随着年纪渐长,象牙质会不断增厚,牙齿也会因而会变得比较黄。

「牙齿排列不齐的类型」

哨牙和地包天
“龅牙”和“地包天”是两种最常见的牙齿咬合不齐的类型了,从面部外表就能看出明显的特征。
如果上排前牙与下排前牙比较时,上排前牙的位置过于靠前,就会出现「龅牙」的情况。

双排牙
除了“哨牙”和“地包天”外,近年来越来越多宝宝出现了“双排牙”,就是乳牙还没掉,恒牙却冒了出来,让宝宝张开嘴巴有两层牙齿。

而这种“双排牙”的形成与父母平时的精细喂养有关,例如给宝宝吃比较多精制的粮食和柔软的食物,宝宝平时不善于咀嚼,从而容易导致颌骨发育刺激不够,形成乳牙滞留。
爸爸妈妈们平时可以改变孩子的饮食结构,保证孩子在摄取足够营养的同时也要适当的给孩子吃一些“较硬”的食物,适当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异常牙齿
多生齿是异常发育下多出的牙齿,它多数是因遗传而产生的。它可能会正常生长出来,或朝相反方向生长,或完全藏在颌骨内。多生齿多数在上排前牙位置出现。
融合牙是指两颗牙齿的胚胎在发育期间黏连在一起生长,就会形成融合牙。
融合牙通常在乳门牙的位置出现,它的表面有一道坑纹。如果乳齿存在融合牙,那么牙龈中准备换上的恒牙可能也会少一颗。


「牙齿排列不齐的原因」

牙齿排列不齐的先天原因
上、下颌骨大小比例不相称
人的牙齿咬合结构包含上颌骨和下颌骨,但是并不是所有人天生上下颌骨都能完全咬合。当上下颌骨比例不对称时,就会容易出现牙齿排列不齐。
上颌骨比例过大会导致「龅牙」;上颌骨比下颌骨小会导致「倒颌牙」。

牙齿体积与颌骨比例不协调
牙齿总数出现异常

牙齿排列不齐的后天原因
乳牙过早脱落
若乳牙过早失去,掉落牙齿附近的其他牙齿就有机会移至这缺牙空位,使原本预留给恒齿的空间消失。恒齿长出时,就没有足够空间让它整齐地长出。

不良的生活习惯
宝宝经常吃手、咬奶嘴以及咬笔等习惯会一定程度上让牙齿受压,甚至将牙齿推到一个异常的位置。
另外,长期口呼吸的宝宝,往往会出现鼻翼萎缩、嘴唇肥厚、牙齿排列不齐、上前牙前突形成暴牙等特征,严重影响了孩子的颜值。

「宝宝多大后矫正牙齿才最好?」
宝宝2~3岁的时候,乳牙基本上完全长出,下颌关节也基本长成。
所以,宝宝们3岁的时候就能进行一次全面的牙科检查,从而尽早发现宝宝可能出现的牙齿排列不齐、咬合不协调的问题。

我们表面上能看得到的牙齿,只是牙齿发育问题的一小部分,很可能在我们看不到的部分存在畸形发育。
6岁至7岁,是大多数宝宝新旧牙齿更替的时期,也是进行牙齿矫正和治疗颌骨发育问题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也尽量在宝宝换牙期结束之前开始矫正。
若等到孩子全部换完牙,十二三岁后再考虑牙齿矫正问题,届时可能已经发展为比较严重的颌骨发育问题,矫正难度增加之余,还很难矫正到理想程度。
所以说,宝宝的牙齿矫正问题,从发现牙齿发育出现异常开始,就不能耽误,尽早矫正治疗。

让宝宝牙变大缝大,才能给牙齿生长留足空间,长出一口好牙。
所以,孩子在换牙期间牙缝大并不是坏事,相反,如果在换牙期间,宝宝牙齿排列整齐且牙缝过密才是需要担心和注意的。
长牙是宝宝成长发育非常重要的“大事”,尽早治疗宝宝的牙齿问题,矫正牙齿,能让牙齿长得更好,对宝宝未来营养吸收、语言能力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

02PART几岁拔智齿最佳?
我们在吃饭时很少能够用到智齿,而智齿的萌出常常给清洁牙齿带来麻烦。由于智齿在口腔牙槽骨的最里端,尤其是位置长得不好的智齿!牙刷很难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来完成清洁。
长此以往,牙齿周围堆积的食物残渣,往往会引起口腔炎症,如智齿冠周炎等。而且智齿在吃饭咀嚼时基本使用不到,而清洁保护又很麻烦,所以建议大部分人直接拔除智齿,避免由智齿引发的口腔疾病。
当然如果智齿本身位置长得很好,且不影响日常生活,也可以选择不拔。

拔智齿最佳年龄:13~30岁
有人会问,拔智齿有没有最佳年龄?有专家指出,13~30岁是拔智齿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在30岁前拔智齿比较合适,40岁后再拔创伤会增大。
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时才来拔,甚至有的老人80多岁了才来拔智齿,往往又因身体状况不适合而不能拔,那时因智齿引发的问题就很难彻底根除了,有时甚至会影响老人佩戴假牙,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有的智齿已经连累周边牙齿坏掉,到时不得不两三颗牙一起拔掉,那时伤害就更大了。原则上一旦发现智齿发育不良,应尽早拔除,否则将来后患无穷。

最佳方案:12~18岁期间去做牙齿体检
专家还提出治疗智齿的最佳方案,在12岁~18岁期间,最好去医院给牙齿做一个“体检”,看看智齿发育情况,以便及早诊治,那时智齿根部还没有形成,尽早手术创伤小,终生受益。此外,怀孕前最好拔除可能引发疾病的阻生智齿.
今天这个话题,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首先小编先给各位复习一下,什么是智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颗第三磨牙。因为这四颗第三磨牙正好在20岁左右时开始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它为“智齿”,是口腔最靠近喉咙的牙齿。
从智齿的生长方面来说: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有人40、50岁才长,有人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的。而且四颗智齿也不是都必然会长全,某些人的智齿可能只长1至2颗,有的智齿甚至长到一半就不再生长,这种情况称为智齿阻生。即阻生齿。
智齿的位置从门牙牙缝开始,由一侧门牙向里数牙齿数目,如果有第八颗牙,它就是智齿。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智齿是人类进化的必然。智齿通常是在人类心智已经趋于成熟时才长出,因而得名。

那么长了智齿,到底要不要被拔除?
对于长智齿,看是否长歪或者经常发炎,如果影响口腔的健康建议拔掉,如果对于口腔没有危害建议保留。并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除,但是如果发生以下几种情况,就要尽快手术了。
1、位置不正,常见于下颌智齿。
智齿向前生长挤压到邻牙。此外,向后、向舌侧、向颊侧、甚至向下长也都可能产生危害。智齿生长方向不正常,通常会导致智齿与相邻的磨牙间出现缝隙或凹槽,极易嵌顿食物残渣,长时间清理不净,相邻磨牙将发生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等
2、出现了冠周炎。
由于多数智齿萌出不完全,牙冠的一部分被牙龈包绕,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易进难出,导致冠周软组织红肿、盲袋积脓,患者会有疼痛、开口困难、发热等症状。冠周炎可反复发作,严重时会出现颌周间隙感染、下颌骨骨髓炎等。
3、咬合错位
人最多会长四颗智齿,有些人会长出一颗,有些人会长出几颗,当智齿蒙出来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没有相应的牙齿进行咬合,从而造成咬合异常。
4、清洁不易
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5、及时就医
长智齿还是要去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危害口腔的健康,如果危害口腔的健康建议及时拔掉。